知产律师从事元宇宙法律服务必须要了解的26个基础概念

编者按:随着元宇宙从概念到实践的不断深入、涉及元宇宙的法律服务也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律师关注,在这些律师群体中,知产律师无疑是最具有优势的,因为他们不仅懂法律,也懂技术,但鉴于元宇宙本身的宏大,因此准确掌握元宇宙的基本概念尤为重要。融冰为此从网络上整理了常见的26个基础概念。

融冰

2022.9.25

1、metaverse元宇宙

也称后设宇宙、形上宇宙、元界、超感空间、虚空间。它是一个持久化和去中心化的在线三维虚拟环境,其中的所有实践都是实时发生的,且具有永久的影响力。

2、AI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一个以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为基础,由计算机、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3、Virtual Currency 虚拟货币

非真实的货币。元宇宙下的虚拟货币通常是指以区块链为账本,通过互联网发行的去中心化的加密数字货币,不包括单一机构发行的代币(如Q币、数字人民币等)

4、Blockchain 区块链

区块链概念最早是从比特币衍生出来的。是用分布式数据库识别、传播和记载信息的智能化对等网络, 也称为价值互联网。形象的比喻就是,我把一份档案复印了无数份,保存到世界的不同地方。任何想要篡改记录的人,都必须修改每一个节点的记录,在节点足够多的情况下,这种篡改是无法实现的,这就是区块链防篡改的奥秘。

5、Big Data 大数据

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6、NFT 非同质化通证

NFT,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质化通证,实质是区块链网络里具有唯一性特点的可信数字权益凭证,是一种可在区块链上记录和处理多维、复杂属性的数据对象。

7、Web 3.0

Web3.0”是对“Web2.0”的改进,在此环境下,用户不必在不同中心化的平台创建多种身份,而是能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通用数字身份体系,通行各个平台。 Web3.0被用来描述互联网潜在的下一阶段,一个运行在“区块链”技术之上的“去中心化”的互联网。

8、人机交互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iques)是指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

9、全息投影

全息投影技术(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属于3D技术的一种,原指利用干涉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而后随着科幻电影与商业宣传的引导,全息投影的概念逐渐延伸到舞台表演、展览展示等商用活动中。但我们平时所了解到的全息往往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全息投影,而是使用佩珀尔幻象、边缘消隐等方法实现3D效果的一种类全息投影技术。

10、裸眼3D

英文:Autostereoscopy,是对不借助偏振光眼镜等外部工具,实现立体视觉效果的技术的统称。该类型技术的代表主要有光屏障技术、柱状透镜技术。

11、TTS 语音合成技术

TTS是Text To Speech的缩写,即“从文本到语音”。它是同时运用语言学和心理学的杰出之作,在内置芯片的支持之下,通过神经网络的设计,把文字智能地转化为自然语音流。

12、NLP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是研究人与计算机交互的语言问题的一门学科。按照技术实现难度的不同,这类系统可以分成简单匹配式、模糊匹配式和段落理解式三种类型。

13、Smart Contract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技术在90年代提出,是根据预先拟定的协议,基于计算机形成的自动化程序,全程无需人为干预。智能合约有效的降低了交易成本。通俗来讲,我们在网络上购物,需要商家、买家和支付宝三方参与,如果商家和买家的交易过程足够可信,那么类似支付宝的第三方就无需参与,极大节约交易成本。

14、Digital Human 数字人

存在于数字世界的人。数字人的身份设定可以是按照现实世界中的人物进行设定,外观也可以完全一致,按照真人还原制作的数字人也可以称为数字孪生。

15、虚拟人

网络上流行的虚拟网红、虚拟主播,称之为虚拟人(Virtual Human),之所以称之为虚拟,第一点人物的身份是虚构的,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

16、虚拟数字人

指存在于非物理世界中,由计算机手段创造及使用,并具有多重人类特征(外貌特征、人类表演能力、交互能力等)的综合产物。

概念辨析:数字人、虚拟人、虚拟数字人这三个概念系数字人包含虚拟人,虚拟人又包括虚拟数字人。虚拟人的身份是虚构的,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数字人强调角色存在于数字世界。虚拟数字人强调虚拟身份和数字化制作特性。

17、虚拟主播

指使用虚拟形象在视频网站上进行投稿活动的主播。

18、个人虚拟形象

是指个人使用有别于自己真实肖像的个性化视觉效果(即虚拟形象视觉效果),是在网络或其他公共领域标识自己身份的一种新方法。该视觉效果从展现载体形式上,可以是传统的美术实体设计作品,也可以是电子设计作品,乃至动画、3D模型或后续衍生作品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形式会继续多样化。从内容上来说,个人虚拟形象可以与本人的外貌特征有关,也可以完全无关,甚至还可以使用拟人化的动植物、机器人、科幻生物等。

19、Digital Twin 数字孪生

    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20、CG计算机动画

CG,Computer Graphics的英文缩写,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所绘制的一切图形的总称,随着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形成,国际上习惯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通称为CG。

21、Mocap 动作捕捉

又称“运动捕捉”,英文Motion capture,简称Mocap,是一种记录并处理人或其他物体动作的技术,其广泛应用于3D角色动作、虚拟现实训练与模拟应用、体育运动科学分析、生物力学、医疗与复健、营销活动、娱乐、计算机视觉、机器人技术、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设计、军事、科研、教育等多领域。

22、VR 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英文名称: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又称虚拟实境或灵境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其基本实现方式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利用并综合三维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显示技术、伺服技术等多种高科技的最新发展成果,借助计算机等设备产生一个逼真的三维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从而使处于虚拟世界中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3、AR 增强现实

AR(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强现实,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通俗来讲就是让电子设备看得懂真实世界,并在真实世界的基础上叠加虚拟信息,从而实现增强现实的效果。

24、MR 介导现实

介导现实(Mediated Reality, 或MR),由“智能硬件之父”多伦多大学教授SteveMann提出的介导现实,全称Mediated Reality(简称MR)。VR是纯虚拟数字画面,包括AR在内的Mixed Reality是虚拟数字画面+裸眼现实,MR是数字化现实+虚拟数字画面。

25、XR 扩展现实

XR(Extended Reality、扩展现实)是指通过计算机将真实与虚拟相结合,打造一个可人机交互的虚拟环境,这也是AR、VR、MR等多种技术的统称。通过将三者的视觉交互技术相融合,为体验者带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无缝转换的“沉浸感”。

26、XNR 深度神经网络渲染技术

Xiaoice Neural Rendering, XNR,微软小冰所使用的一种虚拟数字人技术​。


已发布

分类

作者: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